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户外广告投放监测(广告监测的含义是什么?有工具推荐嘛?)

时间:2024-03-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行业资讯 文档下载

结果通过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合作,将此次广告投放相关的曝光用户的手机设备号分成了3个曝光组及1个控制组。首先,我们对此次投放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否确有提升进行分析。广告投放结束后,曲线回落,但仍处在高于广告投放前的水平。由此我们认为,从广告是否能有效带来产品销量提升的角度,媒体B的ROS过低。户外广告也有第三方监测公司。不过因为户外广告类型太多了,不好监测。

如何有效的跟踪广告投放效果数据

如今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正在打破你所说的“效果无法追踪”的情况。效果均可以追踪,就可以减轻你说的问题了,如果说媒体监测数据可以造假的话,销售数据、到店数据是不能造假的,所以还是有更好的方法的。

不知道你说的大品牌商品是什么行业的什么产品,以下举几个定量评估的案例。

1.户外广告的量化评估,包括户外广告投放后,网上的搜索、浏览、甚至消费数据,线下到店的质量等;或者看过广告的人对品牌的认知、印象等是否有提升,这些都可以通过位置大数据、电商数据、到店数据和ID追踪调研获取更准确的评估效果。

某互联网企业于2017年上半年在某一线城市投放了为期6周的户外广告,所选的户外媒体类型主要包括候车亭广告、地铁广告、LED大屏广告及楼宇LCD广告,通过位置大数据对广告触达的人群进行了更精准的分析,量化每一个评估指标,清晰看到户外广告投入带来的效果。

1)覆盖规模

基于用户位置大数据,我们精确统计广告投放期内经过户外广告位的人数,进而获得可能看过广告(OTS, opportunity to see)的人群规模。 除了整体覆盖,对于不同户外渠道的reach效果也一目了然。

2.)触达频次

同样,还可计算出每个受众被不同媒体渠道及整个campaign的reach频次。这意味着户外广告终于也可实现以R&F(reach & frequency)这一电视及数字媒体中通用的基本指标来衡量广告效果了。广告主可以对不同媒体渠道间做横向对比,优化媒体投放策略。

3.)户外广告的毛评点O-GRP值

毛评点(GRP)是电视广告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当网络视频兴起后,市场上逐渐出现了i-GRP的概念。

而基于位置大数据,户外广告亦可实现O-GRP值的计算。从而量化广告的综合曝光效果。

2. 数字广告(OTT电视广告,视频前贴片/中插/植入等等)投放后,除了基本监测曝光、点击数据以外,也可以监测电商平台的搜索、浏览和消费行为,搜索引擎的品牌/产品搜索数据,线下店铺到店数据,通过ID mapping对看过广告的人做品牌认知调研等。

某母婴企业上半年在国内三大视频网站上针对某热播电视剧做了为期4周的前贴片投放。在各媒体平台均获得了足量的广告曝光——从曝光监测数据上看都很正常,之后其线上渠道的产品销售也有所提升。

但是客户希望进一步了解:

线上销售增长是由这一波广告投放带来的,还是其他因素所致?

同样的广告形式,同样的剧目内容,三个媒体平台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基于A/B组测试,排除其他对销量因素的干扰,深入分析了此次广告投入与产品销售提升之间的关系。

结果

通过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合作,将此次广告投放相关的曝光用户的手机设备号分成了3个曝光组及1个控制组。曝光组分别为在这3个媒体平台上被广告触达的用户;控制组则是没有被任何一个平台广告触达的用户。然后基于合作方的用户行为大数据,对这4组用户前后6周内(投放前1周、投放期4周、投放后1周),在京东平台上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获得了很有趣的发现。

首先,我们对此次投放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否确有提升进行分析。

上图为投放时间与各组用户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行为的数据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媒体A和C曝光组,其用户的购买行为呈现出了非常经典的走势:

  • 两组TA在广告开始投放后,其购买行为出现波动,并在第三、四周开始,其购买行为发生明显的攀升——消费者对母婴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视,即使为快消品也有较长的购买决策周期。

  • 广告投放结束后,曲线回落,但仍处在高于广告投放前的水平。

  • 媒体B曝光用户的行为出现不正常。不仅其购买行为明显低于其他两个曝光组,甚至与控制组相比也没有明显提升。

  • 我们结合广告花费、商品单价等信息,进一步对此次投放的ROS(return on sales)进行分析。

    加入营销成本考量后,我们重点关注“每千元营销成本带来的销售额提升”这一指标,结果发现:

  • 此次投放在京东平台上带来的整体销售额提升,要高于广告花费。

  • 三个媒体平台相比较,C媒体的ROS最高,其次为A媒体。但B媒体的ROS却出现异常,不仅明显低于其他两家媒体,甚至远低于广告花费本身。

  • 由此我们认为,从广告是否能有效带来产品销量提升的角度,媒体B的ROS过低。客户应与媒体方与第三方监测结构一起寻找问题,在找到并解决问题前,谨慎起见应减少对媒体B的投放。

广告投放的效果怎么监测

对于广告主来说,针对广告效果的监测是确保广告投放效果的重中之重。那么,广告主如何监测广告效果呢?

广告主如何监测广告效果的办法

1.设置监测关键词

通常来说,企业选择的广告投放渠道虽然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存在差异性,但是受众却可以从不同的网络渠道来发表自身的看法,或认可、或不满、或压根就不看好、或给出中肯建议等。为此,广告主要想科学地了解各大网络平台上受众对广告的态度及评价,就需要对全网进行监测。

而以往传统的人工收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一方面是信息更新与传播的速度快,另外一方面则是信息产生的平台多。现阶段下,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与一些舆情监控公司合作,如识达科技,旗下产品通过设置监测关键词后,可对全网舆论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一旦触发关键词,受众发表的公开言论皆可采集分析,关注信息一目了然。

2.设置监测平台

由于不同行业消费者的喜好不同,以及各类信息产生平台定位属性的不同,因此舆论聚集的平台也会存在差异。如汽车行业消费者可能会习惯在汽车之家、易车、门户类汽车频道、汽车投诉网等平台上发表信息,而房地产行业消费者可能倾向于在中房网、中产联、微博等平台上发表信息,因此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要想精确的了解自身受众对自家广告的态度及评价,就需要通过舆情监控公司的定向监测服务,设置重点监测平台,以准确、快速、全面地了解受众在这些平台上发表的认可、或不满、或压根就不看好、或给出中肯建议的言论。

3.设置监测时段

除此之外,舆情监控公司的服务还具备分时段监测功能,换言之,即不仅可帮助广告主实时了解当下受众对广告的态度及评价,还可帮助广告主了解过去历史的态度及评价,从而帮助企业对不同渠道、不同时期的广告效果进行评估。

什么是户外广告第三方监测报告

好比对电视的收视率有尼尔森或者CTR可以监测广告。
户外广告也有第三方监测公司。不过因为户外广告类型太多了,不好监测。
比如,楼宇电梯的视频,框架他们自己就出;候车厅的,找白马;大牌的,也有不同公司,非地域。不像电视广播报纸那么统一而已。。

广告监测的含义是什么?有工具推荐嘛?

广告监测,概括来讲分两层含义,一类是商业行为,二类是政府行为。商业行为:对媒体发布的广告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分析广告主发布广告的趋势,为广告投放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政府行为:商业发布的广告众多,其中不乏违法违规的广告,那么政府职能部门有责任和权力,监督广告的发布情况,职能部门包括:工商局,药监局等。而针对互联网广告监测的工具有TopBox(智投分析)等。

栏目最新